前言:2025年1月20日,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沈晓明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在会上作为省直部门代表,以《提高站位 坚持“三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零基预算改革攻坚》为题就零基预算改革进行经验交流。
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后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枪。我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零基预算改革的要求,坚持高位推动、强力驱动、协同联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零基预算改革攻坚,支持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确保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坚持高位推动,迅速部署形成合力。全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我厅立即组织研究部署。一是厅党组专题组织学习。去年12月5日、今年元月16日两次厅党组会议专题学习零基预算改革政策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明确将相关制度汇编成册印发,召开培训座谈会全面学习,让零基预算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改革合力。二是成立专班高位推进。省教育厅成立委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处室和驻厅纪检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零基预算改革领导小组,在财务建设处成立工作专班,专职负责推进。三是召开会议专门部署。联合省财政厅召开高校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推进会,传达改革精神,听取高校意见,全面部署沉淀资金清理、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指导督促各单位以零为基、全口径编制 2025年预算。
坚持强力驱动,完善措施落细落实。在省财政厅的具体指导下,我厅认真对照零基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南,积极推动教育系统贯彻落实改革任务。一是全面清理推动。下发统计表格12张,组织各单位全面清理摸排沉淀资金、闲置资产、银行账户、往来账款、全口径收入、全口径债务和大事要事清单,按照 “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的原则,将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类资金全口径纳入预算管理。拟盘活省属高校闲置土地资产 10.25 亿元,处置收入全部安排用于高等教育。二是研制工作方案。联合省财政厅研制 《省属高校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省本级教育部门贯彻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工作方案》,明确收入预算、支出预算、配套制度3项具体改革内容,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务资源统筹”作为贯彻“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首要任务,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指导各单位推动改革。三是下发指导文件。印发《关于 落实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进一步做好 2025年预算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个文件,组织编制2025年教育大事要事清单,结合大事要事保障清单、财力状况及其保障可能性,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严格区分政策性保障支出、大事要事清单保障支出、必须开展的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和其他支出的优先次序,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安排支出预算。
坚持协同联动,统筹融合各项改革。省委全会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构建高等院校及其学科设置调整优化机制(以下简称“两 优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列入首批 12 项重点改革事项,同步推进。我厅会同财政部门,协同联动推进 财政、教育领域相关改革,增强改革的协同性。一是将零基预算 改革要求贯彻到“两优改革”的重点任务中。在“两优改革”方案中,明确全面深化省属高校零基预算改革任务,建立以学科(专业大类)差异化为主的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校积极优化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同步研究提高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方案,明确 2025-2027年省财政按照零基预算原则,从预算新增、调整支出结构、盘活资产和争取中央支持等四个渠道筹措资金137亿元,使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中部平均水平。二是将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贯彻到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重大工程中。全面清理已到期或不适应教育强省建设需要的政策,研制《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高校创新驱动等十大工程,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引领教育经费投向。三是将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贯彻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内容中。积极研究人口变化对各学段各区域教育的影响,打破转移支付基数,建立健全“以事定钱”“钱随人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